首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就叫他某老板好了。
其次,我们文中的某老板比较重视品牌建设,他在品牌建设过程中经历的事情,
很多老板应该也都经历过。他其实就是现实中很多老板的替身。
某老板因为勤劳又肯动脑筋,事业是越做越大。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白酒行业大有钱途,
于是乎想进入比划。凡是老板,一般都是行动派,执行力那是杠杠的,某老板在对白酒行业进行详细的调研后,
恨不得撸起袖子大干一场时,才发现连个白酒的品牌还没有。某老板一路走来,
和商标打过多次交道,知道商标能成功注册并不是那么容易。经查询,自己中意的商标名称基本已被别人注册,
某老板经人指点,思虑再三,觉得还是购买一个商标比较靠谱。
于是乎,某老板在相关商标交易平台浏览了不少商标名称,最终选定了和心目中所想品牌最接近的一个商标。
该商标名称中带了和一家知名酒业商标名称中相同的一个字,并且整体寓意美好,这正是某老板想要的。
某老板知道商标无小事,专门选了某巴巴平台进行了交易。在某老板的认知里,在正规平台进行的交易,
那肯定是没问题的。待该商标转让至某老板公司名下时,某老板便迫不及待的将其投入了宣传使用
,因该商标名称寓意美好,某老板又比别人多想了一步,围绕着该商标名称,
又成功注册了几件防御性商标。就在某老板以为自己已建立起完备的品牌防御长城之时,
突然接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一封挂号信。原来,自己买来的那个商标竟然被那家知名酒企
提起了无效宣告。理由是,该商标的原来注册人一下子注册了一百多件商标,
且其注册的商标都有点傍知名商标的意味,
在卖该枚商标之前,就已经出售了多枚商标。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卖给他商标的原注册人
是个专靠商标牟利的商人。某老板一下子慌了神,后悔自己懂的太少,
在买商标之前压根都没想到要对商标注册人做一下背景调查。
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心想:现在商标已经在自己公司的名下,并且也已经进行投入了使用,
即便原来的注册人有不对的地方,自己是通过正规渠道花钱买来的,怎么着也不应该算到他头上。
但过了几天,他又陆续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挂号信,原来还是那家知名酒企对
他注册的几枚防御商标提起了无效宣告,理由是这几枚商标和那家知名酒企的商标近似。
看来,这家知名酒企跟他杠上了。他再也坐不住了,光自己瞎琢磨没啥用,还是求助一下专业人士踏实。
他连夜开车进京,找相关律师进行咨询,但律师分析的结果让他很不满的同时又觉得自己找的律师没想象的那么专业,
因为律师的结论是:他的商标恐难以保住。他很愤懑:别人是别人, 他是他,现在商标是他的了
,他也花钱了,为什么这个账要算在他的头上?难道要每个老板都那么专业,买商标之前,都要先评估一下风险吗?
再说了,他的那几个防御商标,既然国家知识产权局给通过注册了,就说明国家行政机关并不认为它们
和那家知名酒企的商标近似,国家知识产权局总不能推翻自己之前的结论,又认为近似吧?
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怎么可能呢?
但,案件结果让他的这份愤懑化为了伤心。关于他购买的那枚商标,国家知识产权局认为,
因为原商标注册人注册了多件商标且均与知名商标近似,加之其在多个平台公开售卖,
其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商标管理秩序,虽然商标进行了转让,但这并不能改变原商标注册人申请注册时的行为性质,
如果商标通过转让得以改变原来的性质,那么就会让《商标法》打击恶意注册的条款通过转让行为而落空,
遂将这枚商标予以了无效宣告。他的那几件防御性商标,因和那家知名酒企的商标名称近似也被予以了无效宣告。
一场大梦一场空,这才真叫花钱买了个伤心。某老板心里别提多难受了。但做老板的人哪能那么轻易认输,
某老板将国家知识产权局告上了法庭。这是某老板人生中第一次和法院产生联系,
他没想到媒介竟然是几枚小小的商标。但经历了案件的一审、二审,某老板一直都是输。
伤心的某老板有两个执念:一是别人的错误为什么要让他买单?二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怎么会无效掉
自己原来批准注册的商标?
此时,伤心的某老板真正领悟到了那句话:小商标,高专业度。
!-- E product-detail-simple -->